电商中国(www.ebtop.cn)5月9日消息,一千个品牌商心中,有一千个新零售——自从马云2016年10月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后,电商平台、传统商超、电商品牌、线下品牌,汹涌而至,都想搭上“新零售快车”。
但眼看着马云爸爸把新零售玩得风生水起,很多品牌商描猫画虎,打着新零售的旗号,电商品牌去线下开门店,线下品牌尝试做电商,却没真正领悟新零售,尤其是服装行业,2017年,亏损、关店、业绩下滑,依然是传统行业的底色和主流。
是新零售不行吗?当然不是。这些折戟的品牌商们,虽然看到了新零售的趋势,却没有读懂新零售的本质,玩砸了新零售的套路,狭隘的把新零售当作“线上同步铺货”。
品牌商到底如何玩转“新零售”?他们不妨向奢侈品牌Gucci、Channel,以及快时尚品牌韩都衣舍学习,在线下,比“卖得好”重要的是“玩得好”,“香奈儿”在“秀场”发射了火箭,Gucci和韩都衣舍则开起了“不卖货”的快闪店。
新零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新零售由马云首倡,玩得最好的新零售平台,也是阿里系。
阿里的新零售大版图中,淘宝为天,菜鸟为地,在业态上,原来在线上的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以及阿里后来投资入股的银泰、大润发等等线下实体,是从1到n,把传统的电商和传统的商超升级转型,纳入新零售体系,是“以旧换新”的改良、升级
作为阿里新零售集大成者的盒马,则是从0到1,从无到有,以新零售为DNA,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零售新物种,是拔地而起的创造、颠覆。
上述布局中,见效最快的无疑是盒马,与那些自嗨的新零售企业不同,盒马的坪效,能达到传统零售行业的五倍,最早的一家店2000平米的销售面积已经做到了沃尔玛20000平米的超市的店的日均销售,盒马的成熟门店,已经实现盈利,这意味着盒马的新零售模式已经走通了。
纵观阿里的新零售布局:线上线下融合、多业态并举、天(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地(菜鸟)上、大开大合。驱动这个庞大体系运转的根本动能是什么?在前端,虽然业态非常多元丰富,但都是依靠数据和体验驱动的,由此,才能实现“天上地下”一盘棋,形散而神不散。反过来说,阿里线上线下全布局,可以拿到全链路的用户数据,才能更好的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贴心服务。
张勇说过,新零售的终极业态什么样,他也不知道。对于新零售的探索,来者汹汹,但跑得通的不多。很多服装品牌,也跟风阿里,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但玩得转的寥寥。
就在4月中旬,位于前门大街的Zara门店停业。这当然不是Zara第一次关店,早在去年年初,Zara成都旗舰店,也是其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以全新店铺形象打造的旗舰店,也草草关店。
关店的不止Zara,一月初Forever21关闭了中国首家标志性门店。H&M则在去年9月关闭了其位于西单的旗舰店。2017年财报发布后,H&M股价随即下跌8%,创下9年以来的最低值。
全球快时尚品牌受到了中国电商和新零售的双重冲击,日子不好过,本土的很多服装鞋包品牌,试水所谓的“新零售”,也未能挽救颓势。
以300亿港币贱卖的百丽鞋业,早就布局了电商,实现了线上线下渠道全覆盖————但这样描猫画虎的所谓“新零售”,并没有挽救百丽。从2014年到2017年3年间,百丽营收大幅下跌,利润骤然下降,市值一路走跌,高峰时期,两个月关了300家门店。
再来看看达芙妮。这家曾经辉煌一时的女鞋,曾经和百丽并称为女鞋类别的双雄,达芙妮被业界称为女鞋业的“宝马”,百丽则被称为女鞋业的“奔驰”。过去三年,达芙妮关店3000家,三年间累计亏损19.3亿港元,市值从顶峰时期的170亿,一路下滑到如今的6.68亿。
美特斯邦威,其2017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净利润亏损3.0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5.81%。在很多门店,美邦的顾客还没有店员和导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