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3月31日,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2105万,其中活跃投资用户超483万,较年初增长120万。2016年第一季度,陆金所总交易量为13009亿元,同比增长逾4倍。
中信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2015年,中国线上理财市场规模约1万亿元,陆金所约240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约占市场份额的25%~30%。另外,蚂蚁金服旗下的招财宝约1800亿元、支付宝约600亿元。
尽管从上述交易规模和市场占比来看,陆金所已经处于国内“一站式理财”平台的第一梯队,但它所面临的是互联网理财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高度同质化的产品类别和商业模式,节节攀升的获客成本。
从陆金所来看,目前其平台上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标准产品(基金、保险等)、非标(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后产品)、P2P(底层是个人消费贷款)、现金管理和二级市场(期限短、二级市场允许投资人互相交易),以及正在计划上线的海外资产。
尽管陆金所最早以P2P业务起家,但目前非标资产已成为该平台占比最大,也是最有特色的资产。上述中信证券报告中亦显示,目前陆金所平台产品交易额中,P2P交易额占比约8%,标准产品占比约4%,非标和现金管理各占比约44%。
上述某“一站式理财”平台负责人认为,非标资产交易是陆金所区别于其他“一站式理财”平台的最大优势,尤其在“资产荒”蔓延的当下,把握这一部分资产并将其做大是陆金所胜出的重要机会。
“然而,非标资产受制于‘合格投资人’等限制,所能覆盖的用户依然是少数。事实上,从保护投资人的角度,除了信托、私募等常规的非标资产外,P2P等所有非标准化的产品长远来看都需要建立合格投资人的机制。”该负责人称。
但他也指出,对于非标资产的“互联网化”一直处于互联网理财行业的一个灰色地带,也是监管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此前已有某大型互联网理财平台涉及地方交易所的私募债产品被监管叫停,陆金所想要突围并非易事。